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文山要闻

文山市:精准监督赋能乡村经济“出圈”

来源: 文山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5-06-23 18:34

近段时间,走进文山市坝心彝族乡陡舍坡村,陡脆李园迎来丰收盛景。圆润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工人们穿梭林间,娴熟地采摘着成熟的李子,丰收的喜悦随清甜果香在果树林里弥漫开来。

“大姐,今年李子树挂果情况怎么样?销售渠道顺畅吗?”“今年产量预计有5吨左右,根本不愁卖,采完果就有老板上门来收。”正在采收的农户张大姐脸上洋溢着笑容,对前来走访的文山市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作为坝心乡精心打造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陡脆李以其独特的爽脆口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通过发放树种、鼓励规模化种植、依托合作社示范带动等措施,积极在全乡范围内推广种植陡脆李。目前,全乡种植面积已达3120亩,产值约为2059万元,成为众多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文山市纪委监委把乡村特色产业列为监督重点,构建“室组地+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模式,围绕产业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惠农政策落实、技术服务等跟进监督,常态化深入合作社和产业基地一线。通过精准有力的“下沉式”监督,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困扰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在坝心乡陡脆李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装满翠绿鲜果的箩筐整齐排列,社员们或忙着分拣装筐打包,或忙着抬筐称重……

这份繁忙与高效并非一蹴而就。此前,坝心乡纪委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种植区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乡纪委迅速将问题反馈至乡政府,在多方协调和纪委的持续跟踪督促下,乡政府积极整合资源,成功利用惠民项目引入上海市静安区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用于发展陡脆李产业,有效保障了种植基地的丰产丰收。

针对部分农户反映的如何科学追肥、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等职能部门组织农技人员“送技下乡”,对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陡脆李产量和品质逐渐提升。

“我们老两口种了15亩李子,一年下来能有十来万的收入。”陡舍坡村小组的种植户肖国华一边忙着采摘,一边乐呵呵地介绍,“现在技术有人教,销路不用愁,就盼着越来越多人知道我们的陡脆李。”

如今,文山市坝心乡的陡脆李种植范围已从最初的陡舍坡村,扩大至坝心彝族乡陡舍坡、他披、高笕槽3个行政村,共计带动400余户群众参与其中,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吕玉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