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村巡察工作战线长、涉面广、群众关注度高、期望值高。巡什么,怎么巡是难点。”此问题在砚山县委巡察小组领导会议上一经提出,便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以来,砚山县把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作为推动全县整体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省统筹、市推进、县主责”工作要求,加强对村级巡察工作的全面领导,主动探索巡察有效方式,推动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质效双提升。
该县将巡察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制定了《砚山县巡察岗位干部培养锻炼办法(试行)》,把全县新提拔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巡察后备力量分批参加巡察,既解决了巡察力量不足的问题,又让干部受到了一次全新的教育和锻炼。同时还建立了123人的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人才库,将各乡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委副书记及部分财务人员、优秀大学生村官和县属涉农部门政策法规专业人员纳入人才库,解决了“没人抽”的问题。
县委制定了《中共砚山县委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制度》,对巡察准备、了解等各个环节流程进行固化,将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举报多、矛盾纠纷多或群众反映较大,各项工作推进滞后,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社区)优先安排巡察,精准确定对象。每轮巡察前由乡(镇)纪委组建走访组开展巡前走访,形成走访情况报告和问题清单提供给巡察组,同时,公安、扶贫、信访等部门提供各方面的情况,为巡察备足“弹药”。
县委巡察办制作一批惠民政策、典型案例宣传展板集中宣传,让群众直观了解巡察重点。印发《巡察组来啦》宣传单,分发到各家各户。录制一批汉、壮、苗、彝语音资料,开展“小广播”宣传。组建一支宣传小队,直插村寨面对面向群众宣传,以有效的宣传确保群众参与到巡察工作中。
该县实行一次性动员、一次性反馈的“整乡推进”巡察模式。采取实地走访为主,微信接访为辅的形式,实地查阅党务、财务等相关资料台账,深挖问题线索。直奔项目点和矛盾纠纷现场点核实印证有关问题,对当天发现的问题及时研判,做到日清夜结,涉及立行立改事项次日即分流处置,并以村为单位进行清单式反馈,整改以写实式工作台账报送,确保问题得到真改实改。
该县针对责任落实不到位、整改推进缓慢、效果不明显,以及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现象、边改边犯等问题,采取“一把手”牵头负责整改,群众代表监督组、整改督查组、媒体跟踪组跟踪督办。召开整改联席会、交办会、现场会、评价会压实整改责任,推进问题整改。针对整改“散、慢、拖”的现象,视情况采取责令限时整改、提醒谈话、约谈、问责、党纪处分五种方式给予追责,推动问题真改实改。(邢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