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副局长宫为云、社保股工作人员杨婷月因履职不到位被问责;盘龙彝族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陈文科因村卫生室工作推进不力被问责;蚌峨乡党委副书记王鑫因村卫生室工作推进不力被问责……”近日,砚山县通报9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今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履行护航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坚守责任担当,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扎紧“纪律阀”,用好“监督棒”,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坚决打赢精准脱贫这场硬仗。
进村入户,“面对面”访查。该县由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带队,从机关相关室(部)抽调人员组成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根据每月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业务配单情况深入贫困户家中核实,面对面了解是否在建档立卡、扶贫资金申报、审核等方面存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行为,并主动参与各乡镇纪委的巡防工作,重点向党员、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等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面对面、实打实地在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由该县纪委各派驻(出)机构和脱贫攻坚纪律督查处抽调人员组成脱贫攻坚固定检查组,采取走访了解、现场查看等方式,了解各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建设等情况,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紧盯重点,“实打实”监管。采取随机抽查与按月督查相结合、乡级季度督查与村级定期巡防相结合、实施廉洁扶贫专项行动与县级专项巡察相结合,并结合信访举报等方式,紧盯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重点领域;紧盯扶贫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发放管理、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紧盯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克扣挪用、优亲厚友、挥霍浪费等问题,瞪大眼睛、拉长耳朵,深挖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深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整治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杜绝“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熟人扶贫”现象发生,确保精准扶贫资金每一分“造血钱”“救命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让贫困群众受益。
铁规发力,“硬碰硬”问责。该县制定实施《砚山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砚山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为扶贫责任落实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坚决向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亮剑”,对于胆敢对扶贫“奶酪”动心思、下黑手的行为和发生的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该处理的一律处理,绝不手软、绝不容忍,并对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查处一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干净为官、扎实干事,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据悉,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和固定检查19次,开展巡访工作487次,巡访人数2364人,查找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3条,已办结52条,正在办理11条,立案查处4件,共对41人进行了提醒谈话或约谈,进行诫勉谈话5人,给予问责处理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处理责任单位5个。(王琪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