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关民族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但近年来,教育系统腐败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屡见不鲜,挤占学生伙食费、违规多收教辅资料费、收受服务对象礼品礼金等等与“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格格不入的典型问题被通报,让人大跌眼镜。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孩子们即将踏入的学校是否存在腐败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愈发让家长们担忧。作为大多数学生在成长期间,除了家庭外最熟悉的、受影响最深刻的地方,若是学校校风优良,教师清正廉洁,就如以清廉之水浇灌树苗,自然能够成长为正直的人,若被不正之风侵蚀腐化,很可能导致信仰崩塌、人格缺失,不仅自身容易走上歧途,还会污染整片“森林”。
教育系统对学生的侵蚀腐化往往隐蔽而深远,人们常说好的教育是润物无声,坏的教育也是如此。比如一些家长为了选到“更好”的学校、“更好”的老师,到处托关系,或送钱送物,同时一些教育系统的管理人员和教师竟然也收下了,这种“潜规则”式的贿赂向孩子们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就此埋下走向收受贿赂、贪污腐败的种子。又比如一些教师不是“官”但官僚之气更甚,将校园变成官场,对着学生和家长摆“官老爷”的架子,学生被这些官僚主义的歪风邪气长期侵染,甚至有样学样,将来进入各行各业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正因教育的力量如此巨大,不仅关乎千家万户,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对教育系统的监管更应严格,出重拳整治教育乱象,维护教学环境。要建立对各级各类学校“一把手”的监督制度,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违规办学、有偿补课等扰乱教育秩序、群众深恶痛绝的教育领域违规违纪问题,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不定期通报制度,开展教育领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杜绝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损害学生利益等问题发生,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治理教育系统腐败和行业不正之风,还要以监督推动教育系统加强自身建设。要压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机制和学校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把维护教育公平、提升育人质量,保障广大青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整治教育系统腐败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的重中之重。要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和清廉导向。加强教师管理和考核,严肃惩治教师发表不当言论、侵害学生身心健康、收受学生礼品礼金、学术不端等丧失职业道德,违反科学精神和诚信要求的行为,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
已经污染的湖泊需要花费千倍万倍的代价才能挽救,但从还未污染的溪流只需从源头截断污染。从教育系统入手正本清源,播撒“廉”种子,传播“廉”理念,守护“廉洁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下根去,就能支撑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抵挡不良诱惑,坚守廉洁之心,共建清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