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文山市万亩万寿菊进入盛花期,金灿灿的万寿菊竞相绽放,农户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菊花采收工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再过几天花多了,一人一天能采500千克,按1.2元/千克的固定收购价算,收入相当可观。”平坝镇平地村韦大哥一边将自家车上的菊花一袋袋倒入菊花发酵池一边笑着向前来走访的镇纪委工作人员说。
万寿菊素有“软黄金”的美誉,由于易种植、经济效益突出,文山市将万寿菊作为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在全市种植3.7万亩,带动农户6213户,预计实现产值达1.02亿元。
为护航万寿菊这一“金色产业”发展,文山市纪委监委建立市、乡、村三级监督力量联动机制,围绕万寿菊产业发展全链条,紧盯栽培、采收、销售等关键环节,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加工企业等项目一线,详细了解群众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跟进监督,着力清除产业发展障碍。
针对种植面积分散和“新手”种植户缺乏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等问题,文山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监督+服务”模式,加强与农业农村、人社、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拓展村企合作,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服务,降低种植风险。
“在监督过程中,针对群众反映的收购标准随意等问题,我们推动企业和农技部门,指导各收购站统一收购标准和流程,并在各收购点设置公平秤,确保标准执行‘一把尺子’量到底。”文山市平坝镇纪委书记介绍,针对万寿菊项目资金建设涉及的7条产业路和6个收购池建设项目,镇纪委紧盯项目现场和资金管理,全程跟进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项目落地见效。
清晨6点,薄竹镇老回龙村委会水外村的彭大姐已带着家人来到花田。连片的万寿菊长势喜人,他们动作娴熟地采摘。“从种苗种下到鲜花采收,村里的干部跟我们一样忙前忙后,又是组织技术指导,又是协调收购运输,可帮了大忙!”彭大姐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万寿菊产业发展的蓬勃势头,离不开干部作风的转变。该市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共富基底,聚焦村级“小微权力”监督,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构建起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这股强劲的“清廉动力”,正源源不断地为乡村特色产业的兴旺注入活力与信心。(吕玉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