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清风云南”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云南省纪委监委对剑川县部分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培训期间多次违规违纪聚餐饮酒、接受吃请问题提级办理,以事立案开展审查调查。该消息发布不到一小时,阅读量就突破10万。高关注度是因为戳中了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槽点”,高关注度的背后,是群众对党员干部转作风、树新风的期待。
“四风”问题常常隐藏在酒局、饭局、牌局里,吃饭、喝酒、打牌看似小事,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问题,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一餐饭、一杯酒、一场牌就是违纪到破法的第一步,酒局、饭局、牌局就是腐败和不正之风交织的重要场合,是由风到腐的温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酒局、饭局、牌局为切入点,对“吃喝风”“饮酒风”“赌博风”等顽瘴痼疾严肃查处,并循着酒桌、饭桌、牌桌揭示的人际关系网细查,坚决查清酒局、饭局、牌局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让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无所遁形。
要有常抓不懈的恒心。狠刹“局”里的歪风,如果单单凭一时发力,并不可切断长期以来的不良习气和官场“亚文化”,只要稍一放松,便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所以,查,就要查到底,形成常态化机制,才能善始善终。要经常性开展酒局、饭局、牌局突击检查,对于“局”里的党员干部,立即开展核查,既以案查风,查清“组局”的原因、参与人员、活动场所、费用来源等,严肃查处酒局、饭局、牌局背后可能存在的违规接受宴请、公款吃喝、违规收受礼金等问题;又由风查腐,深挖细查酒局、饭局、牌局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勾兑、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要强化“八小时以外”监督,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把严格的监管从“单位大院”延伸到“家庭后院”,形成更加科学、更加完整、更加有效的监管链条,防患于未然、施方于病初。要完善“一案三查”工作机制,既严查“局中人”的违纪违法行为,又倒查背后隐藏的“四风”问题,还追查“局中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宣传教育不到位、日常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要以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除公开通报反面典型的个例外,还对反面典型频频出现的单位进行通报。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确保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
要以“关键少数”带动。“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一把手”及领导班子的作风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干部队伍作风。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督促“一把手”及领导班子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把作风建设一抓到底,对存在作风建设松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的,既问直接责任,也问领导责任,对不抓不管、带坏队伍、搞乱风纪的从严惩治。要对领导干部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运用谈话提醒、民主生活会、述责述廉等方式,督促其带头查摆自身作风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要把“四风”问题作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重点,督促领导干部对“自己是否成了‘局中人’”进行经常性检视自省。要通过选人用人检查、“带病提拔”倒查等日常工作,发现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四风”问题,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要形成监督合力。要切实发挥家庭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常吹“廉政风”、常敲“警世钟”、当好“廉内助”、做好“守门员”,把党员干部从各种“局”中拉出来。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监督优势,加强政策宣传,发现和曝光典型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各类网络平台作用,拓宽群众举报渠道,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鼓励群众通过“随手拍”举报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让监督全覆盖、无盲区。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执法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定期筛选比对查找涉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问题线索,形成问题线索收集、汇总、移交、督办的高效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审查起诉、审判中发现涉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案件背后的“四风”问题,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从一顿饭、一杯酒、一场牌到沉溺其中,从心怀一丝敬畏,到自欺欺人找借口,警惕慢慢放松、原则步步丢失,前车之鉴历历可数。酒局、饭局、牌局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别有用心之人谋事、谋利、谋权的影子,不少腐败分子思想防线的缺口就是从一顿饭、一杯酒、一场牌打开的,从吃到拿、从拿到要,最终湿了鞋崴了脚,堕入腐败深渊。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面对酒局、饭局、牌局邀约时,不妨先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想一想这个局“能不能赴约”“去了会有什么后果”,时刻自重自省自警,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