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省市进一步优化调整相关疫情防控举措,网络上、生活中“你阳了没”成为当前流行的“招呼语”。为保证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及时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督促推动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以及各项优化措施细化落实,帮助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明确“风向”,排定重点监督检查内容。风险区域划分是否精准,核酸检测的范围、频次,隔离方式等是否严格按要求调整,不得随意临时封控,不得随意扩大区域;相关人员的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是否到位,以确保正常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物资供给;消防通道、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和对接机制是否完善等等,都将列为各纪检组和派出机构的重点监督检查内容,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持续加强对国家最新防控措施及优化措施在当地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当地党委、政府正确把握政策、严格执行政策,坚决纠治人为加码、人为设障、救治不力等问题,督促党员干部推动防控优化措施落实落细,推动科学精准依法防控。
找准“切口”,深挖专项打击整治要点。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需求,然而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就医、问药困难等问题造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这也是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这类问题,甄别对象、排查线索,评估廉政风险,找准群众有感的“小切口”是精准监督的“突破口”,应坚持“以帮为主、督在其中”,瞄准事关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问题“以小见大”彻查“微腐败”;紧盯事关保障人权事业发展的就业、教育、法治、环境等工作“以小见严”坚决整治行业乱象,针对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要督促掌握实情和底数,分类管理、分级诊疗,进一步简化诊疗程序,以更好更快更高效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保障、有力有序有效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敞开“窗口”,推动监督长效机制完善。继承好传统,坚持好作风是纪检监察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面对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多重挑战,收到群众对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的问题反映,都需要以铁的纪律和规矩有效回应和处理。主动到“前线”实地检查,积极到“一线”听取意见,真正打开为民做实事的“窗口”,完善与市监、卫健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联动机制,加强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事项”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和警示教育长效机制,以“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认真督查该管住的管住了没有、该取消的取消了没有、该落实的是否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严、细、深、实”,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攻坚克难,推动疫情防控一系列优化管控措施的贯彻落实,兑现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提升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不断增强幸福感。( 李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