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文山要闻

文山:延伸监察触角 打造群众身边“监督哨”

来源: 文山州纪委州监委 发布时间: 2021-01-22 10:11

2020年以来,文山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在全州范围内推行村(居)务公开报备、民生资金监管、走访群众三项制度,扎紧基层制度“篱笆”,延伸监察触角,让基层“微权力”时刻处于监督之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全州共落实村务公开报备事项26490项,监督资金台账17.55亿元,走访群众97575人次,开展监督检查895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212个,给予提醒谈话、批评教育207人次,问责处理7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

村务公开——让公开栏变成“明白墙”

“真的是感谢党的好政策了。”麻栗坡县八布乡羊皮寨村委会茂光村一组的陆廷会逢人便说。原来他申请的国家兜底保障低保补助300元,以及集体经济收益有条件量化300元在村一组活动室的公开栏上“榜上有名”。

村务公开不正常或长期不公开现象一直困扰着基层,如何监督好村务公开,让“村雾公开”云消雾散?让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阳光透明”。2016年7月,文山州下发了《关于实行村(居)务公开报备制度的通知》,要求各村(居)委会对政务、村务、财务等事项进行公开并将公开情况报乡(镇、街道)纪委备案核查,乡(镇、街道)纪委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各村村务公开后,村民看到他们想看的内容,也知道了村干部在忙些什么?减少了误会,增加了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和检查。”文山市德厚镇纪委书记陈剑介绍道,全镇14个村委会共建立村务公开台帐28本,累计报备公开事项570余项,开展监督和核查9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9个。

丘北县曰者镇还延伸对村民小组实行村集体“三资”处置报备监督制度,要求村民小组按季度向村务监督委员会上报村集体“三资”处置情况,对101个村小组村集体“三资”处置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全覆盖排查,发现存在上一届村小组干部未清理账务并移交问题7个村小组、村集体资金坐收坐支1个村小组,已整改移交2个村小组、清退村集体资金19156元,因离任村干部常年外出打工暂未清理移交5个村小组。

“财务开支、低保领取名单、疫情防控和‘两委’换届等内容在微信群里都能看到”。在使用固定黑板报、公开栏和召开村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群众大会以及农村“喇叭”广播公开事项的同时,各地还通过建立QQ群、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让村务公开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各地基层纪检组织下沉监督力量,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区)贴身监督优势,将监督“关口”前移,整合乡镇派出监察室、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聘请的监察联络员,将村务决策、党务公开、村务公开、“三资”管理等重大公开事项列入“贴身”监督。广南县五珠乡推进村务公开工作数字化,规定各村委会每个月村务公开事项不少于3件,党务公开事项不少于1件,以任务数倒逼村务公开198项,开展监督检查15次,发现问题8个,立行立改8个。

门前监督——一本台账管住“民生资金”

“今年以来,乡财政所、民政管理所、乡计生办等各站所办中心共向乡纪委报备各类项目资金、民生资金、涉农资金84笔2014.95万元......”这是麻栗坡县下金厂向县纪委报告2020年开展资金监管台账工作情况的一组数据。该乡对民政、社保、林业、畜牧、农技、项目、计生、水务、财政9类资金分门别类建立独立台帐,标好“专属标签”。

自2016年7月文山州下发《关于乡(镇、街道)纪委建立资金监督台账的通知》以来,各地乡(镇、街道)纪委加强了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要求台账中明确资金类别、数量、使用范围和对象、使用程序、资金的去向和用途,乡(镇、街道)纪委实施监督检查的情况,对存在问题和履职不到位人员处理情况等内容,严格报账程序,管好项目资金。

砚山县江那镇采取村社纪检干部一月一检查向镇纪委一月一报告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三资管理制度的行为,14个村社纪检组织累计开展三资管理监督检查73次,督促村(居)民小组、自然村集体现金收入124笔187.67万元按要求及时入账。

“要挥好监督鞭子,加大监督检查,构建好三级联动的‘监督链条’。”州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要求各县(市)、乡镇纪委每季度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对玩忽职守、敷衍应付、工作不实的,严肃追究乡(镇、街道)纪委有关人员的责任,并将检查情况每半年上报给州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随时掌握动态。

基层走访——把“探头”延伸到群众身边

“支书,麻烦将你们发放的农村低保金、救灾救济资金登记表拿给我们查看一下。”

“大爹大妈,你们是否领到你的低保金和救济金了?村干部给有什么贪污侵占、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事,随时可以向我们反映。”

这是文山市平坝镇纪委几名监察联络员进村入户开展走访工作。如今,这样的的场景在全州各地乡镇村寨随处可见。

自全州持续推进基层走访群众制度以来,各县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到群众中去听民声、找问题、查线索已成为常态,并在探索实践中对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让主体和内容更明确,让方式方法更接地气,及时有效处理问题线索,用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倒逼走出责任访出成效。

基层干部廉不廉洁,作风正不正,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及不及时,惠农政策落实到不到位?......只有把监督“探头”延伸到群众身边,才能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麻栗坡县将各乡(镇)落实走访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督查内容,每季度抽取3—4个乡(镇),将走访工作与落实村(居)务公开报备制度、资金监督台账制度同步开展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责令整改,严肃问责追责对工作严重失职失责的相关责任人。

“我们不仅访好困难户、信访户、特殊户、村干部、农村党员,还对干部群众谈好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扶贫政策。”丘北县腻脚乡纪委书记黄勋锷说,同时讲好党的方针政策和专项工作纪律规矩要求,严查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和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以及落实扶贫政策中搞变通、打折扣、走过场等问题。该县出台的“必访、必谈、必讲、必查”一线走访工作法在各乡镇得到很好的执行。

“要让三项制度的落实成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成为干群关系融合的‘粘合剂’,成为严防微腐败的‘放大镜’”。州纪委监委相关领导强调。据统计,全州共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092件,处理党员干部1541人次,移送司法机关9人,问责单位3个,通报曝光典型问题221批次、453个问题、841人次。(李万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