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脱贫后,帮扶干部还来吗?来了都做些什么?”“你们村都发展了哪些扶贫产业?脱贫后家里的收入有保障吗?”近日,麻栗坡县纪委监委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深入大坪镇大石洞村委会部分脱贫户家中,详细了解脱贫摘帽后“四不摘”落实情况。
今年,麻栗坡县所有贫困人口已全部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为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果,该县纪委监委聚焦脱贫村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督战行动,压紧压实行业部门和乡(镇)主体责任,驻村干部帮扶责任,做到精准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整改措施,防止松懈、防止滑坡,消除返贫风险,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我县对自主发展‘23+N’个种养殖品种实行激励奖补,2019年以来共兑付奖补资金2249.45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7446户31807人。”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产业办主任向检查组介绍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情况。针对脱贫摘帽后一些干部存在思想松懈、作风不实、扶贫政策落实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有效运用“体验式”“点穴式”“蹲点式”监督方式,深入扶贫攻坚工作一线、深入相关职能部门,着力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四不摘”情况、“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等内容的全方位、多角度监督检查,严厉惩治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
“老乡,你家里种植20多亩香蕉,有销路么,会不会担心卖不出去啊?”
“不用犯愁,我们已经与公司签订了《消费扶贫产品收购协议》。”驻县农科局纪检监察组的干部走到田间地头,实地了解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
该县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等脱贫攻坚一线,对扶贫项目落实情况、扶贫产业收益情况、扶贫政策执行情况、帮扶干部落实帮扶措施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抓“四不摘”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产业、就业扶贫项目弄虚作假、资金滞留,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推动保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尤其是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政策执行到位、措施落地见效。
“针对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潜在风险,制定了《麻栗坡县产业扶贫资金风险防控实施办法》,从资金类型及使用范围、风险防控主体、风险防控措施、责任追究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和产业扶贫项目管理,确保产业扶贫资金投向安全、精准、不流失,持续发挥滚动效益。”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在开展监督检查中从县财政局了解到。
为保障扶贫项目资金落地落实,该县纪委监委对扶贫项目从申报到资金拨付使用全程监督,并将其纳入农村“三资”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扶贫项目群众获益。此外,还通过设置举报箱,畅通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电话等方式,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对发现的落实“四不摘”方面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跟踪督办,快查快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截至目前,共受理扶贫领域线索40件,处置问题线索84件,批评教育31人,问责处理5人,党纪处分8人,政务处分3人,通报曝光9批14人。(刘显贵 || 责任编辑 国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