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马关县都龙镇一家手工坊内,年轻妈妈怀里抱着6个月大的宝宝,腾出一只手缠绕彩色丝带,将一束束仿真花捆扎整齐,“孩子还小离不开人,在这里做手工,既能照管孩子,每月还能增加些收入。”
在不远处茅坪新村的云南乐立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名60岁的老大娘正坐在流水线旁,麻利地将高清数据线装进包装盒内,“这活计简单,离家又近,农闲时来挣点零花钱,比在家里没事做强多啦!”这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踏实。
图片
今年以来,马关县持续开展“深、联、帮”专项行动,盘活当地闲置资产,通过“招小商”“引厂到边”等方式,积极探索“引产业、促就业、稳边关”的模式,形成资源变“车间”、产业进“车间”、群众增收在“车间”的生产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纪检监察力量全程护航,为群众出“家门”就能进“厂门”、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提供了坚实保障。
“厂房用地手续是否齐全?租金收取是否合理?”马关县纪委监委将闲置资产盘活作为监督重点,通过查阅土地流转协议、走访村集体等方式,确保租期、租金、用途等核心内容明确无误,既让企业安心投产,又不让集体资产受损。从引进到落地,各部门通力协作,主动与公司接洽,帮助排忧解难,仅用1个月就协助云南乐立电子有限公司完成车间改造、设备进场、用电用水保障等投产准备工作,为项目快速投产奠定了基础。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群众的护身符。”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车间检查时反复强调。县、镇两级纪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检查手工作坊、生产车间的消防通道划定、消防器材配备、用电安全等情况,发现并当场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处,推动配备灭火器,安装应急照明设备等。
“我们不光能在车间干活,还能把原材料领回家,做好了就交回车间并可以当场领工资,心里别提多踏实了!”来厂里交成品的杨大姐遇到了前来开展监督检查的镇纪委干部,攥着刚领到手的工钱,脸上乐开了花。据了解,纪检监察干部每月都会随机走访在公司务工的群众,核对交活数量与工资金额是否匹配,仔细询问是否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的情况,全力保障务工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如今,口岸生产车间订单持续增加,手工坊的花束也成了抢手货,村民们的收入稳中有升。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就像一双守护的手,一边为企业发展拂去障碍,一边为群众利益撑起晴空,让“挣钱、顾家、守边”的幸福图景越绘越清晰。(李荣菲 张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