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宣传工作

富宁:用好“第一种形态”提升监督执纪质效

来源: 文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2-04-07 00:00

“这次谈话很及时,对我触动很大,今后一定从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纪律,带头改进工作作风,给年轻同志树立好榜样。”近日,富宁县里达镇一名干部职工因违反工作纪律问题受到提醒谈话时表示。

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介入、早纠正,是富宁县纪委监委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抓早抓小“治未病”,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生动实践。

该县纪委监委始终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强化“治未病”思维,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一方面紧盯重点时段、关键节点,拍摄廉政短视频、警示教育片等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向全县党员干部发送廉政提醒,勤敲警钟“治未病”;另一方面聚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等重点,从政治监督、民生监督、作风监督、巡察监督等模块搜集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对暴露出来的党员干部在作风、思想、纪律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警示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到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萌。2021年以来,该县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300人次,其中第一形态111人次,占37%。2021年以来,共对76名受过纪律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为3名受诬告的基层干部公开澄清正名,办理涉嫌诬告陷害问题线索1件。

“身边案例表明,党员干部‘破法’都是从‘破纪’开始的。”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重视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在“早”和“小”上下功夫,防止“小病”变“重疾”,让“常咬耳朵、常扯袖子”成为教育挽救干部的常态,从而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促工作效能提升。(李海峰 李妹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