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提高监督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那么在开展乡村振兴督查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坚持“硬”“准”“严”才能确保督查工作有“力度”,乡村振兴暖“人心”。
坚持“自身硬”,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好乡村振兴督查工作,对于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对于推进各项政策意义重大。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督查人自身要“硬”,因此,要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职责,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洁纪律,以过硬的作风为开展督查工作“保驾护航”;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强化业务学习,既要吃透“上情”,反复研读中央文件、领导讲话和政策规定,又要把握“下情”,向基层“拜师”,向实践学习,把督查工作和督查对象的情况搞清楚、弄明白,提升督查工作水平,确保能力过硬。
坚持“靶向准”,扎实推动问题落实落细。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实情况、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等的监督检查,有力有效督促纠正思路不清、谋划不够的“不会干”问题,防范政绩观错位、急躁冒进“盲目干”问题,着力纠正在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等方面搞“一刀切”及盲目举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因此,要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目标导向,明确目标体系,强化目标意识;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发现问题,深入推进整改落实,要坚持重点导向,找准工作落脚点,抓好工作有序开展;要坚持责任导向,明确责任,履职尽责。
坚持“要求严”,确保督查工作落地见效。开展督查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督促检查工作的薄弱环节,要坚持“严”字当头开展严督实导,切实纠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推进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保障党中央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实落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实施乡村振兴中漠视群众利益、窗口单位作风和腐败、民生热线成摆设、民生工程建而不用、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背后的腐败、责任、作风问题,盯住不放,严肃查处;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推动强化监督,堵塞漏洞。(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