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评论之窗

扛起纪检监察责任担当 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来源: 富宁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 2023-02-28 00:00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对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开展专项整治、保障乡村振兴作出部署,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扛起重大使命,以正风肃纪新成效赢得广大群众信赖和支持。

  聚焦关键少数提升精准监督工作实效系统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聚焦保障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农村“三资”管理以及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情况,基层纪委要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前哨作用盯住关键人,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紧盯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履职、作风情况跟进监督,对群众身边的“蝇贪”及时查处。监督重点事,对乡村振兴中涉及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查到底,切实做到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

  强化综合施策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优势,用好监督资源,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实落细,确保工作联通、成果贯通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对在乡村振兴项目中存在的资金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保障。采用提级监督方式,针对村级权力监督“远、弱、难”问题,大力推广提级监督试点经验,提升基层监督能力和治理效能。强化日常监督、专项巡察、集中整治等有效措施,清除政策落实的“拦路虎”,亮剑群众身边“微腐败”。

  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标本兼治综合效应切实把廉洁文化融入乡村振兴,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对搞“包装式”落实、“洒水式”落实、“一刀切式”落实等问题全面检视、靶向纠治,集中整治作风不实、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突出问题聚焦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全面排查梳理廉洁风险,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坚持“当下改”“长久立”结合,对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查快办,督促整改到位,开展“类案共性分析”“个案深度剖析”,分析原因症结、查找短板漏洞;结合查处的乡村振兴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督促基层党员干部常敲警示钟、常拧纪律弦,通过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形成监督、整改、治理的闭环。(卢巧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