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小组现在有多少集体资金,资金来源渠道是什么,资金使用是否召开群众会讨论,使用情况是否进行了公示,群众对此是否有异议?”这是木央镇纪委抽查各村开展村“三资”管理情况的常规“五连问”。据悉,该镇在开展村集体资金“公款私存”问题排查及日常监督中发现,由于村小组没有公用账户,全镇396个村小组中,村小组集体资金留存在村小组长手中的现象较为普遍,且部分村小组集体资金数额较大,甚至个别村小组存在干部离任不交账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经木央镇党委研究,决定由镇纪委牵头,对村集体“三资”管理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想要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必须下好摸排底数这招“先手棋”。镇纪委联合财政所、民政办、项目办等部门,梳理各村小组财政划拨资金,将结果反馈至各村委会。并结合实际,重新制定排查表格,以村委会为单位,组织各村小组对原有的资金积累、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投资收入、征用土地补偿金、集体资产变卖收入、上级拨入资金等财政资金、集体资金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登记造册。同时,对已清理出的集体“三资”,由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党员和有一定代表性的村民代表进行逐笔逐项核实,最大程度保证底数的准确性、客观性,全面摸清各村小组“三资”数额数量、管理、使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同时,为保证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公开透明,要求各村积极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督促指导各村小组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并对2021年集体“三资”收支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利用公示栏、微信群、群众大会等平台,进行一次账目公示,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出具相关凭证或寻找证人,打消群众疑虑,做到账目清清楚楚,群众明明白白,干部清清爽爽。“我们分组对各村小组的账目进行审核,所有村组的账目已经理清,发现各小组账本和记账的方式是各式各样的,所以将以前村小组的账本统一收到村委会保管,集中培训各小组管账、管钱人员,统一发放账本,规范记账模式,并按月公示收支情况。”大坪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龙贵祥说到。大坪的经验和做法得到肯定,已作为优秀经验在全镇推广。“接下来,我们将针对挪用、截留、侵占集体‘三资’和离任不交账等问题开展清理活动,建立销号管理机制,明确整改时限,能积极主动按时清退的,视情节依纪依规从轻或减轻处理;对心存侥幸、避重就轻、弄虚作假,未按要求及时清退、拒不清退的,严肃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力争2022年上半年销号全镇村组干部离任不交账存量,有效抑制增量。”该镇纪委书记表示。在乡镇,由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引发的矛盾和信访问题较为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以来,木央镇信访案件明显下降,目前镇纪委未收到关于反映村“三资”的问题线索。为抓好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该镇将建立长效机制,对集体“三资”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落实村“三资”使用月报制度,督促各村组抓实资金使用公开工作,并每月对此项工作进行随机抽查。同时,将村“三资”管理纳入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派单,督促各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鼓励各村探索“三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确保村集体资金安全运行,维护村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政治生态。(张凤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