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州聚焦“关键少数”中的关键,积极探索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的破题路径,以领导干部每月“零提示”搭建监督平台、畅通监督渠道、营造监督氛围、提高监督实效,使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在内容上,立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该州纪委监委综合研判近年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重点围绕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个人道德修养和家风建设等八个方面,聚焦领导干部在做决策、抓落实、转作风、守纪律、把廉关等各个环节中容易忽略、忽视的问题,及时提示提醒、警示警醒,把监督做在前。
在定位上,立足“同志式”“朋友式”“家人式”的监督。在提示中,纪检监察机关站在同志、朋友、家人的角度,既信任又监督,既关注大事要事又不放过小事小节,不怕伤和气、“穿小鞋”,以同志间交心谈心、朋友间沟通情感、家人间“拉家常”的方式作出“友情提示”,对提示内容反复研究、文字表述字斟句酌,避免生硬的“要求式”“命令式”的监督,使被监督者心有感触、易于接受,在“温馨提示”中使其知悉情况、看到问题、找到责任,甚至红脸出汗。
“针对州委领导参与的部分公务接待中存在‘客少主人多’的问题,我们及时向州委书记陈明同志作出‘公务接待中的小事、小节需重视’的提示。陈明同志立即责成州委州政府相关领导对全州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再强调再部署,专题研究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亲自对重要公务接待活动方案进行审核把关,带头做到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破规矩。”该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方式上,立足具体化、可视化、常态化。该州纪委监委把提示工作分解到党风政风监督室和有关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明确掌握提示对象基本情况、全面收集有关信息、与提示对象所在单位充分沟通对接并听取意见建议、综合分析研判、审核把关、作出提示、跟进监督的流程,由分管副书记对提示进行审核把关,以纪委监委名义作出提示。充分运用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专项监督、查办案件等成果,要求各县(市)纪委监委、州纪委州监委各有关部门和各派驻机构定期收集、反馈信息,为提示工作提供支撑。采取书面提示和口头提示相结合,书面提示为主、口头提示为辅,书面提示每月一次、重要问题适时提示,偶发性、一般性问题由纪委书记及时口头提示的方式,提高提示的时效性、实效性。
“在监督中提示,在提示中监督。提示后,纪委监委跟进提示内容整改、落实的情况,被提示对象逐条对照、研究、落实并反馈情况,实现有提示就有办理,有监督就有回应,避免提示走过场、流于形式。”该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找准工作定位,把握内容和方式,构建积极开展监督与主动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州、县(市)纪委监委共向148名领导干部开展提示,累计发出提示546份1131条。(雷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