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文山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对受到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接受、正确对待群众监督,并积极开展后续回访、谈心谈话等,帮助被澄清干部放下包袱、树立信心,在全市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澄清正名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
1月7日,一场澄清不实信访举报反馈会在文山市古木镇举行,对群众举报反映文山市古木镇副镇长、派出所所长杨香斌有关问题的调查核实结果进行反馈,并对相关问题予以澄清,消除对被举报人和所在单位造成的不良影响。
事情还得从去年说起,市纪委监委收到反映杨香斌违规违法办案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问题举报,经调查核实,举报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为让群众了解实情,自觉抵制不良风气,鼓励干部担当尽责和干事创业,市纪委监委决定召开会议为杨香斌澄清正名。澄清会上,随着对反映的问题逐一澄清,现场参会人员的疑惑逐渐解开,杨香斌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感谢组织为我澄清,让我放下了思想包袱,让我倍感组织的力量和温暖。我坚信,组织永远会为有担当、敢作为者提供坚强后盾。”
这是该市首次为受到不实信访举报的干部召开澄清反馈会,体现了纪检监察机关旗帜鲜明澄清是非、保护党员干部的鲜明态度,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坚定决心。
澄清正名会开到村 拨开干群“迷雾”
“想不到我夜以继日的辛劳,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举报,纪委的同志,你们可一定要把事情查清楚了,不能让我平白遭受这种冤枉啊!”文山市马塘镇河尾子村组长马红明眼中难掩委屈。
今年4月,马塘镇纪委收到匿名电话举报,称马塘镇黑末村委会河尾子村小组公墓建设招投标过程不公平,村组干部有徇私行为。接到举报后,马塘镇纪委迅速成立核查组,进村入户进行多方走访,并查阅相关资料,找相关人员谈话,就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详细的调查。经查,马塘镇黑末村委会河尾子村小组公墓建设招投标过程不公平、村组干部徇私问题不属实。
新上任的村组干部履职刚“满月”,新鲜劲头还没过就碰上举报,为帮助两位村组干部消除负面影响、卸下思想包袱,2020年4月13日,在马塘镇河尾子村活动室院子里,镇纪委书记高科云主持召开群众会,当着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的面,对举报反映问题的调查情况进行通报,为受到不实举报的河尾子村组干部公开澄清正名,误会消除了,两名村干部重新获得了群众支持。
“这种反馈形式太好了!像这样当着大家的面,把事实说清楚,消除了我们心中的疑惑,也不会胡乱猜疑村干部了。”一名村民在听取澄清后表示。
“感谢组织的澄清,给乡里乡邻一个明白,也还我一个清白,请大家继续监督好我的工作,以后还会一如既往地为群众干好事、干实事……”河尾子村组长马红明脸上露出久违的笑。
向诬告陷害“亮剑” 为干事者撑腰
近年来,文山市纪委监委始终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把纪律挺在前面,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同时,不断畅通信访反馈渠道,提倡鼓励实名检举控告,对实名检举控告优先办理、优先处置、给予答复。对问题集中和反映强烈的地区、部门、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对被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及时将相关分析情况向有关党组织通报,协调单位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谈心谈话、消除顾虑,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推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此外,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向广大群众发放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指南,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实名检举控告,通过积极对检举控告进行分析甄别,注意发现异常检举控告行为,区分诬告陷害和错告,不断压缩重复访和非法访的空间,有重点地进行查证,属于错告的,对检举控告人进行教育,属于诬告陷害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向诬告陷害行为“亮剑”。
“监督要有尺度、有力度,还要有温度,基层干部奋斗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绝不让能让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因被诬告陷害、恶意举报、不实举报而‘寒了心’‘泄了劲’,纪检监察机关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文山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文山市纪委监委将结合全市实际,建立健全澄清保护机制,在查清不实举报的基础上,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为其澄清和正名,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促进党员、干部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同时,对查实属诬告陷害的,依纪依法追究诬告陷害人的责任,实事求是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菅造出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文山市纪委监委 吕玉潇、王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