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生活作风绝非“小事”“私事”

来源: 西畴县纪委县监委 发布时间: 2023-01-28 00:00

近日,一段聊天记录在社交网络热传,内容涉及江苏省扬州市一名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2023112日,“扬州发布”通报称,淮安市政府副市长韦某(曾在扬州市工作)与扬州市广陵区商务局副局长戴某存在生活作风问题,按程序追究二人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113日晚,“淮安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决定免去韦某的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

无独有偶,17日,成都市纪委监委刚刚发布关于成华区有关干部违纪问题的核查情况,认定涉事双方陈某、杨某某违反生活纪律,目前正按程序追究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

按下葫芦起了瓢,那边不雅聊天事件尚未平息,这边扬州市有关领导干部的丑闻又无缝衔接。一段简单的聊天记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同时,暴露了深刻的问题。人们在“吃瓜”之余,也对领导干部私德败坏愤慨不已,发出“怎么对得起这个身份”的诘问。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上的持续关注和议论也是一种监督,在事件曝光的同时,除了议论当事人的行为,人们期待着纪检监察机关的正确处置和及时反馈。

通过以上两个事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领导干部的作风表现,是党员、公职人员群体表现和党政机关形象的一种延伸,也是社会观察干部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维度,不仅仅是私人问题和个人事务。普通人很难对不认识、不了解的党员干部工作内容和实绩进行准确评判,但是像生活作风这样的问题就比较直观,一旦他们违背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就很容易引发大众的关注,从而引起批评和质疑,形成舆论焦点。而民众从这样的生活作风中,很难建立起对一名干部的信任,更多的是以“小”见大、窥斑见豹。事实上,一名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与其工作状态是紧密相连的。更何况,这些爆出的事件中,有的当事人之间是同事关系,有的甚至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这类不正当关系是否已经影响到了本职工作?是否存在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同时这些事件也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个人道德修养问题突出,私德失范,表面上未发生重大腐败问题,但是日常生活作风积弊已久,一些生活作风问题绝非简单的花边新闻,不是“吃瓜”就可以轻轻揭过。实质上这已经涉及严肃的纪律问题,其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严重破坏了党员干部该有的形象,同时也损害了党政机关形象和公信力。

生活作风问题的出现,是部分领导干部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更是缺乏责任心和权力敬畏心的体现。理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一旦出现松动,权色交易、钱权交易就会随之而来。正如近期热播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里的一句解说词:“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一些领导干部将作风问题视为‘小事’‘小节’,最终从破纪到破法,从量变到质变。”纵观近些年的反腐案例,很多大案要案的当事人,之所以走向贪腐深渊,都是从一些看似“小问题”“小错误”的萌芽开始的。

作风体现党的性质,代表党的形象,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条基本经验。管中可窥豹,一叶而知秋,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生活作风虽“小”,然力逾千钧,今日松一尺,明天就是一丈。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任重道远,要时刻不松懈,对于一些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更要及时揪出和处理,不能让个别德不配位的干部损害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

党员干部自身要以更加严格的道德和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不仅仅是工作之中,更要贯穿到“八小时以外”的整个生活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始终保持清醒和警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既要形成高度的政治觉悟,也要懂得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慎独慎微。不管社会怎样开放,不管人们的行为怎样自由,党员干部都应该恪守本分,永葆本色,严格自律,严谨持重,始终用良好的生活作风滋心养性,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杨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