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风的综合体现。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政治生态状况,充分发挥预警、修复、纠偏作用,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把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和实现“全周期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抓手,做深做实,促进政治生态净化向好。
做深做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要聚焦系统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涉及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统战、政法、巡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把政治生态上升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制度安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分析研判指标体系,聚焦“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建设,选人用人,纪律作风建设,巡视巡察、督察督导、审计、纪检监察等方面反馈意见整改,违纪违法问题查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充分结合分析研判机制成员单位职能监督发现的情况以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对分析研判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完善。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对内强化“室组地”联动分析研判,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视野下的研判意见;对外推动与分析研判机制成员单位的协同联动,综合各方面情况,深入分析地区、行业、领域相关情况,找准影响政治生态的地方病、行业病,形成立体全面、科学具体的分析研判意见,上下“一盘棋”推动分析研判走深走实。
做深做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要坚持常态化。要像定期体检一样,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态,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阶段对政治生态状况变化趋势深入分析、动态评估,动态更新分析研判意见。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汇总梳理信访举报、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发现的问题,深入一线走访、座谈,对相关内容进行实地核查,将其作为开展分析研判的重要依据。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坚持从业务看政治、从作风看党性、从“树木”见“森林”。同时,可围绕政治生态适时开展问卷调查,广泛收集了解干部职工和群众的意见,充分听取民情民意,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准确分析政治生态存在问题,改变以线索处置、案件查办等单一途径开展分析研判的工作惯性。
做深做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要推动实践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就像给人拍X光片、做CT一样,通过系统化、常态化分析研判,查准病源,深度剖析病理,深挖思想教育、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具一份份政治生态“诊断书”。要坚持一地一策“解剖麻雀”,寻找堵塞漏洞、健全机制的途径和方法,开出一张张修护政治生态的“处方”,对症下药提出优化政治生态的意见建议,切实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维护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成果运用,着眼净化政治生态和治理能力提升,将以案促改促治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坚持监督执纪和查找体制机制漏洞一体进行、审查调查与政治生态分析一体推进、问责处置与谋划治本措施一体展开,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实施、政治监督成果闭环转化。政治生态分析成果运用重在督促落实,要推动分析研判与“四项监督”有效衔接,把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后的问题整改情况,纳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范围,强化专责监督;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监督,对问题整改进行再监督、再检视,推动再整改、再提升。同时,在整改落实基础上,把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轮分析研判的重要参考,推动形成“研判—整改—提升”良性循环。(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