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 马关县纪委监委通过集体研判,选取“三资”管理混乱的南捞乡塘房村委会作为“三资”提级监督试点村(社区),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该县研究制定了《马关县2021年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方案》,县纪委监委协调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南捞乡党委、政府、纪委、站所和驻村工作队进行资源整合、协调补位、攥指成拳,组成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专班,采取专班专办、阶段性“蹲点”的方式,对工程建设项目、扶贫帮困和惠民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事项进行“全覆盖”式提级监督管理,有效提升监督的针对性、精准性。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先后排查并收集试点村及下辖20个村民小组2013年以来的集体“三资”相关台账、单据、凭证、表册等资料共66份,核实资源4万余亩,资产163份,资金50余万元,召开公开公布会议21场次,初步发现问题22个,立行立改问题4个。
具体工作中,该县找准“提级监督”的切入点,改变“碎片化”“应急式”监督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各方优势,将专班人员分成若干个核实小组,结合日常监督、对村巡察、审计审查等方式,通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谈话了解、实地查看等有效手段,分片包干,对提级管理村(社区)集体“三资”进行“大起底”,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把存在问题找全、找透。对于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动态监督台账,并及时通过群众大会、粘贴公告等形式进行公开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督促乡(镇)及时开展“三资”管理培训,确保“三资”管理规范、高效、安全。结合今年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把红色廉政文化、优秀家风家训融入清廉阵地建设,把清廉文化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和群众生活中,营造浓厚的清廉文化氛围。
据悉,为确保“三资”提级监督工作取得实效,该县全面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监督举报途径,结合对村巡察、“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当前重点工作,深入村寨、田间地头,广泛宣传受理信访举报的范围、程序等政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反映诉求。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问题和涉及村“一把手”的问题,一律提级处理、限期督办、快查快处。
“开展提级监督有助于从源头上堵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方面的漏洞,管住管好基层干部手中的‘微权力’,提升党员群众的党纪国法意识,减少和遏制‘微腐败’的发生,助力清廉村居建设,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一卓 王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