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基层动态

砚山县干河乡:“四到位”规范村级权力运行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16-10-27 04:33

近年来,砚山县干河乡在深入推进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突出“村官”这一对象为重点,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目的,在建机制、强教育、勤监督、抓公开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让“人民选我当村官、我当村官为人民”真正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制度约束到位。以推行“四议两公开”为契机,重点对集体资金使用、农村低保申报和危房改造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全部提交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评议决定,避免了个人说了算、优亲厚友等现象的发生。自2016年实行“集体评议”决策决定制度以来,对20个村民小组26户低保申请和15个村小组涉及到的70户危房改造事项进行评议决定。同时,严格审批手续,针对农村资源、资金、资产“三资”处置这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采取“两评五审签”的办法,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两评,即第一次评议申请前,由村组干部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后方可申请,第二次评议是对资金使用进行评议,主要是看对资金是否按申请落实,是否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并实行村委会主任、相关站所、挂钩领导和分管财务的领导、乡长 “五审签”办法,层层严格进行审核审签,确保资金资产安全有效使用,并在村委会一级建立“三资”管理台账,按月进行动态管理,共收回不符合管用使用规定的集体资金10万元,查办坐收坐支资金2万元,有效遏制了收入不入账等问题的发生。

教育培训到位。在村“两委”换届结束后,组织4个村共12名党组织负责人、村委会主任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加了县纪委组织的为期2天的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监督能力及水平。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乡纪委牵头,以规范村级财务事务管理工作为主要内容,组织乡财政所、村级事务办、农技站、畜牧站、林业站等站所对4个村委会开展集中培训4次500余人,对10余个重点村寨,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培训和指导10余次1000余名群众,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能力及水平。同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为载体,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章和《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党规党纪为重点,采取上党课、集中学习等方式,加大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教育引导530余名党员干部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监督检查到位。紧扣惠农补贴、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一事一议”等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依托评议决策、公开公示、备案管理、五级联动、民生资金监管等平台,充分发挥2个村纪委和4个村务监督委会会的监督作用,共参与资源、资金、资产处置监督14次,涉及资金32万余元,参加惠农补贴、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等监督累计5次,其中涉及惠农补贴32户2万余 元,农村危房改造70户,农村低保申请26 户。利用“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加大群众诉求办理监督力度,促使村、组两级干部共受理、办理好群众诉求31件,群众满意度为100 %,真正应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公开公示到位。应公开尽公开是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和有效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干河紧紧抓住大力推行涉农资金备案和村务公开报备之机,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和公开事项,仅村一级就收集村务公示公开内容57项,涉农资金13项,并按照要求进行适时公开。特别是以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在开展全面审计的基础上,督促4个村委会55个村民小组对财务账务进行了公开公示,从公开公示效果来看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为做到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乡纪委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共开展监督检查2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6个,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

规范权力运行是促进基层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把规范“村官”权力运行放在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让权力运行套上“紧箍咒”,从根本上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现象,就能为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区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纪律保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