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栗坡县纪委监委把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坚持挺纪在前,关口前移,不断提升监督实效性,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去年,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151人次。
注重抓早抓小,“第一种形态”有温度。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动态掌握和分析研判党员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和生活情况,并将“第一种形态”延伸到村组和农村党员,对发现的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灵活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开展提醒教育,防止小错变大错,把问题消灭在“未病”状态,扼杀在“摇篮”里,筑牢“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第一道防线。2020年,该县深化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79人次,占比52.3%,积极在“治未病”上下功夫,做好思想转化工作,持续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
严明纪律规矩,“第二种形态”有尺度。县纪委监委不断强化政治监督根本定位,做实做细监督职责,使纪律向“管住大多数”拓展。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和权力运行全过程,围绕脱贫攻坚、常态化疫情防控、“六稳六保”、扫黑除恶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以及群众关注、民生关切、社会关心的热点事项,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并通报曝光。去年,该县灵活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40人次,占比26.5%,促使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
保持高压态势,“三四种形态”有力度。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做到尺度不松、力度不减,持续加大执纪审查调查力度,增强惩治腐败效力,做到纪法约束有力度,高压震慑治重病,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和社会效果。突出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针对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低保清退不到位、未严格履行安置帮教工作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向15个单位发出监察建议18份,有效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切实整改。从巡察、派驻、审计等渠道拓宽线索来源,统筹运用信、访、电、网、微“五位一体”监督举报平台,对近年来信访举报、案件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确保问题线索无遗漏,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去年处置问题线索96件。去年,该县综合运用第三、四种形态处理32人次,占比21.2%,坚决治病树、拔烂树,从而在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上实现新突破。(陆红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