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关县纪委监委坚持做好加强业务学习,整合基层资源,集体会诊把脉、压紧压实责任等措施,不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能力建设,提升办案质量和水平。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办案能力。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微信工作群、“清风云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线上推送学、线下自主学、培训集中学”的方式开展业务培训,为纪检监察干部“强筋补钙”。同时,为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为全县11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配备了《应知应会系列丛书》,规定学习时限,定期抽查测试,不及格回炉重考,力促学习出成效。今年以来,已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3期400余人,开展业务知识测试1批次110余人。
整合基层资源,形成办案合力。研究出台了《纪委监委“协作区”监督执纪审查调查联动工作办法(试行)》,将全县14个乡(镇、场)纪委(监察室)、16个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划分为3个监督执纪问责协作区,推行“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县纪委监委各室部+县委巡查机构+派驻纪检机构+乡镇纪委”的工作模式,对协作区内执纪审查力量进行统一调配,以上带下,以强带弱,以老带新,有效解决了乡镇纪委(监察室)人手少、办案经验不足,办案力量薄弱等问题。
集体会诊把脉,提高办案质量。针对核查问题线索的定性不准、难以把握的“疑难杂症”,由分管案件办理的副书记定期组织常委委员、案件管理室、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负责人召开审查调查讨论会,重点围绕案件调查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确凿,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政策法规是否正确恰当等方面展开讨论,找问题,明思路,对案件查办中存在的疑点、难点进行集体会诊,综合运用“四个形态”对症施策,精准认定案件性质,提高办案工作质量。目前组织集体“会诊”3次,共为5条难以定性的问题线索进行了定性。
注重目标引领,推动责任落实。把纪律审查作为乡镇纪委履职的突破口,交任务,压担子,传压力,要求乡镇纪委立足主职主业狠抓“三转”,努力补齐自办案件少、怕办案、案件难的工作短板。同时,注重将信访举报、专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移交乡镇纪委办理,县纪委跟踪督办,发挥查办案件震慑的作用。截至目前,该县共立案18起,处分党员干部13人。 (李一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