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驻州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为积极发挥监督“探头”作用,在监督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调研监督、贴身监督、全程监督、谈话监督、警示监督五项措施,初步形成派驻监督新格局。
强化制度建设,调研监督“扎得深”。围绕驻在综合监督部门、重要岗位、重点事项、重要工作任务,与监督部门初步建立《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联合监督执纪》等4项工作制度,让监督协作更顺畅;同时,每月至少深入驻在各部门开展专项监督2日以上,采取查、问、访、谈、研“五位一体”方式进行监督,把探头延伸到监督部门所属商会、民营企业开展调研监督,将发现问题和潜在廉政风险点形成《问题清单》,督促责任部门整改落实,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扎牢制度“篱笆”墙,畅通监督“回路”,打造常驻不走的“巡察组”。
明确职责定位,贴身监督“合得牢”。厘清派驻监督与部门党组全面监督职责及责任界限,坚持派驻监督是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定位,做到监督但不包揽,推动但不代替;督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和报告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让党内监督触角不断延伸,推进被监督部门同派驻监督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形成统筹联动的监督“一张网”。
注重业务嵌入,全程监督“跟得紧”。围绕州委和州纪委每月重点任务,中心工作制定驻州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月初提示月末检查,督实监督部门主要领导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派单任务,确保驻在部门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工作业务开展到哪里,监督的“手电筒”就照到哪里,将监督嵌入重点工作全流程,对驻在部门做到跟得紧、摸得清、监得好的“探头”作用日益发挥,积极打通监督“最后一米”。
坚持咬耳扯袖,谈话监督“落得实”。创新廉政谈话形式,注重运用“3+1”谈心法,即紧扣任务节点及时谈,注意统分结合分类谈,坚持问题靶向深入谈,派驻机构负责同志与驻在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定期碰头沟通。聚焦监督部门“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盯紧“三重一大”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廉政谈话、廉政审查及廉政档案动态更新等工作,采取事前风险提醒、事中跟进监督、事后效果评估等方式,精准提出意见建议,常态化吹好“监督提醒哨”。
突出以案促改,警示监督“敲得响”。突出抓以案为鉴、以案警示、以案促改工作,督促部门利用《文山州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问责进行时—文山州问责典型案例警示录》以及州纪委州监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扶贫领域违反工作纪律典型问题、违规借贷典型案例通报,观看《政治掮客苏洪波》《围猎—行贿者说》及“云岭好家风”专题片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给党员干部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常上“廉政课”,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今年以来,驻州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31次发现问题64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66条,对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提醒谈话7人,派驻“探头”作用有效发挥,派驻监督新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