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州纪委州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聚焦主责主业,立足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工作“参谋部”“协调部”“作战部”的定位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着眼大局全局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推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
聚焦“两个维护”,做实做细政治监督。坚持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到哪里,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开展“蹲点式”调研监督主动下沉“找问题”,推进“廉洁扶贫”专项行动对重点乡镇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扫描”,推行实名有奖举报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彰显纪检监察贡献。健全疫情防控监督“周调度”“周专报”“月分析”和问题闭环管理、信息互通等机制,持续压实“四方”责任,监督保障全州“守住国门、守住家门”。州、县、乡联动对2016年以来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大起底、大排查,确保真改实改。统筹加强对“十四五”规划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精神等工作的监督,推动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聚焦责任主体,压紧压实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协助职责,每年初研究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清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代州委起草《关于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决定》《文山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实施方案》《关于着力打造“清廉文山”以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推进“三个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组织5名下级“一把手”在州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坚持每季度派出主体责任清单,推动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常态长效,派单制成为全省亮点。建成党风政风智慧监督平台,实现“互联网+监督”。综合运用约谈、调研、工作提示、定期调度等方式,压实责任制检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责任,构建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格局。
聚焦“关键少数”,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先后对6名下级“一把手”开展驻点调研监督,全面掌握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对其进行精准“政治画像”。制定《“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责任清单》,明确监督内容、方式,压实各类监督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创新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研究制定《文山州实行每月“零提示”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办法》,以州级领导为示范,结合其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廉洁从政风险,每月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示提醒,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将140余名领导干部纳入“零提示”范围,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推动解决了一批问题、健全了一批制度,经验做法得到省纪委省监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聚焦作风建设,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协助州委起草《做好“以案促改”坚决肃清张秀兰恶劣影响工作方案》,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和州“四套”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推进以案改思想、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以案改家风、以改扛责任、以改强政治。编发149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负面清单”、纪律作风相关规定“学习汇编”,建立压实纪律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四个一”机制(督促各级党委(党组)每季度至少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1次相关规定要求、对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情况开展1次自检自查、向同级纪委(纪检监察组)报告1次工作情况,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贯彻落实工作),压实监督责任“四个一”机制(节前下发1个通知、通报1批典型问题、组织1次专项检查、开展1次提醒谈话),扎实有序开展以“小”见严纠“四风”专项行动,强化执纪问责和通报曝光,持续形成震慑,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聚焦民生保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食品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督促清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查处一批教师违规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问题,监督推动全州16个烂尾楼有序复工、解决了一批群众办证难用水难用电难问题、文山市樱花山谷等停工多年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复工并交付使用,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辨识度”和“贡献率”。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10条措施,在40家企业设置“观察哨”并聘请企业负责人为“观察员”,纪检监察机关明确40名“监督员”,助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乡镇纪委资金监督台账、走访群众、村务公开报备基层监督“三项制度”,设置监督“探头”,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发挥州纪委州监委扫黑办的职能作用,健全深挖彻查、协作配合、案件衔接等机制,推动“打网破伞”取得实效,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