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政治工作。我们既站在纪检监察的岗位上,就要自觉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信念,充分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责,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群众感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
要发挥好“派”的权威,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我们必须认识到,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绝不能搞“利益命运共同体”,派驻机构接到问题线索、发现了“四风”问题、进行纪律审查,都要及时向派出纪委报告,取得指导,不能出了事则藏着、捂着、闷着,不向派出纪委报告,助长不正之风。我们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权威,坚决把所驻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真正革除作风上的顽瘴痼疾。一是坚决查处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二是坚持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反复敲打;三是深挖彻查和通报曝光各种隐形变异的问题,坚决遏制住腐败和不正之风;四是督促所驻部门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到求实、扎实、务实抓落实上来。全力整治所驻部门的歪风邪气,切实把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充盈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要发挥好“驻”的优势,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重点问题监督。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在一个楼里办公、一口锅里吃饭”,跟干部天天有接触、时时打交道,这就是“驻”的优势。对于群众最紧迫的现实需要、最反感的作风问题、最痛恨的腐败现象,我们当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伸长耳朵、瞪大眼睛,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有了疑点就谈话警示。一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再小也不放过,哪方面有问题反映,就向哪方面用力;二是紧盯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重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重大项目实施、资金管理过程中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积极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三是坚持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四是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实行挂牌督办、重点督办,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做到发生一起,教育一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就在身边,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不代表不信任。驻在部门党委要切实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做好表率,带头遵守党规党纪,约束好下级“一把手”管好本部门干部职工,主动深入群众,面对面倾听呼声,实打实答疑解难,心连心为民服务,顺应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派驻机构也要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将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精准监督,实现全程监督,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扎紧扎牢制度的笼子,履行好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和使命,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护民利、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