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明确,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可以看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首要的职责都是监督。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要聚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的工作格局,实现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覆盖高质量。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既要敢于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执着,;又要善于担当,把鼓励开拓有为、支持善作能为、问责无所作为、惩治腐败行为的导向更加鲜明地树立起来,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坚定信念,强化政治监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承担着监督执纪问责、净化党的队伍的重要使命,对党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忠实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把做实政治监督作为监督贯通融合的根本,围绕疫情防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六稳”“六保”等重大决策部署,坚定政治站位,加强监督和督导,凝心聚力,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纪委各项政策及会议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忠心,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坚决纠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勇于担责,推进协同监督。纪检监察的工作职责决定了我们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要有“舍我其谁”的政治担当和“敢为人先”的勇气,要不惧风雨、不畏险阻,同一切违规违纪行为与不正之风作斗争。围绕纠治“四风”、以“小”见“严”、“三资”管理问题等工作,综合协调推进协同监督,用好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联动落实的监督机制。对上级和乡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推动信息共享、问题共治、目标共推,助力乡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建立健全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的协同合作制度机制,让专业力量深度参与到监督检查,深化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优化“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平台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实行对各单位领导班子执行“三重一大”事项“线上+线下”全时监督、精准监督和全覆盖监督的新模式,持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推动各级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规范决策行为,积极探索党内监督与其他外部监督贯通协调方式,形成有序衔接、环环相扣的监督闭环。
坚持问题导向,做实基层监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严守党的纪律,坚守公道正派,坚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从严要求自己和身边人,特别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时刻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要强化基层监督力量,充分利用好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善于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监督思路,探索监督模式,激发监督活力,到群众身边去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分类施策、逐一整改,不断提升工作针对性、有效性,让监督工作更加可持续,让工作成果更加经得起检验,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切实解决基层存在问题,着力推动各类监督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基层集聚,形成不同监督力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基层监督工作格局,确保不留监督死角。推进成果互用,聚焦实践中存在的监督成果共享不充分、整体效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构建监督成果运用和转化机制,提高监督成果运用覆盖面、使用率。通过综合运用干部监督、信访处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成果,深入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强化整体监督合力,进一步提升监督效果,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推动维护和净化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