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现在每天到中卡作小学上学的孩子有20多个,走大路要绕道很远,比较近的只有一条难走的泥土小路。”今年初,四届市委第一轮巡察第三巡察组来到秉烈彝族乡下卡作村走访,不少村民提起了孩子们“上学路”难走的问题。
收到巡察组的问题反馈,秉烈乡党委书记、乡纪委书记随即到村了解具体情况。
原来,因为已有其他大路联通,且乡镇缺少配套资金,这条仅有1.5公里的泥土小路就一直只作为农村土路使用,没有再进行硬化。考虑到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实际困难,秉烈乡党委政府结合文山市农村村组自建硬化道路三年大会战的补助政策,决定采取政府补助一部分、群众筹资一部分的方式,尽快完成道路硬化。
“3月初我们村召开了群众会,知道相关补助政策后,大家的热情都十分高涨。”群众会上,下卡作村民积极筹资并投工投劳,秉烈乡党委政府也第一时间将该路段纳入三年大会战第一期施工项目进行补助申报,在双方的努力下道路很快开始了施工。
“道路硬化后要及时对路肩进行培土,方便群众错车。”“集体资金必须主要用于解决群众的诉求问题,一律不得用于公款吃喝。”道路施工期间,秉烈乡纪委工作人员多次到施工现场督促指导,并对资金来源、去向和施工进度、竣工验收等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确保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廉洁工程”。
“现在这条路已经全部硬化,到新学期开学我们接送娃娃就方便多了!”今年7月,秉烈乡纪委工作人员再次入户走访时,下卡作村群众满心喜悦地说道。
问题得到解决,监督仍不停歇,秉烈乡纪委以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督促乡党委政府履职尽责。截至目前,秉烈乡已完成全乡未硬化道路测量和工程造价测算,一、二季度共完成道路硬化12.876公里,正向着“一路通、百业兴”的美好景象不断迈进。
“一条‘上学路’,连起的是政府与群众的心。巡察为我们发现一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我们也将持续发挥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近距离监督优势,切实压实主体责任,提高基层办事效率,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解决。”秉烈彝族乡纪委书记表示。(冯佳 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