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厅‘接诊’到解决地下管线迁移问题仅用了7天时间,这种主动、靠前提供服务,成为了我们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面对前来走访的文山市纪检监察干部,中大达安医养小镇项目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6月,文山市全面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资源,建设招商营商接诊大厅,实行书记、市长双周集中“会诊”,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服务,面对面解决企业开办、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接诊大厅”开启以来,共接诊企业30家,解决问题23个。
护航经济发展,企业的“痛点”在哪里,监督就瞄准哪里,文山市纪委监委聚焦惠企政策落实、政务服务、政商关系等关键点,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推动涉企政务服务更高效、便捷、贴心,以服务“小窗口”优化营商“大环境”。
“只有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服务企业放在心坎上,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该市组建驻企服务队伍,深入企业和生产一线,倾听企业诉求和建议,市纪委监委对驻企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挂钩领导、驻企服务员履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对企业需求主动应答、快速响应,帮助解决一批制约营商环境发展的梗阻障碍。相继打造24小时“不打烊”智慧政务网络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推行“办不了”署名回告制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
为打通政企沟通“最后一公里”,该市组建纪检监察机关营商环境“监督员”,一对一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及时掌握了解惠企诉求,与企业观察员做好点对点联系,动态跟进了解惠企政策兑现落实情况。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走访81次,推动解决问题11个。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对照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重点问题清单3个方面19个具体问题,重点对市级24个具有行政许可事项及政务服务的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纠服务不及时、惠企政策执行不到位、“吃拿卡要”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制定《文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办法》等9项制度方案,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既不能“亲”而无度,又不能“清”而无为。对此,文山市纪委监委督促各部门认真落实《文山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细化完善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指明“想为、可为”的方向,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点带面、精准监督,加大力度整治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营商环境清障护航。”文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吕玉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