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走好新时代反腐败的“长征路”

来源: 西畴县纪委县监委 发布时间: 2023-01-28 00:00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红军开始漫漫长征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运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载入史册,但新时代反腐败的“长征”将永远在路上。

367天的长征中,红军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日日风餐露宿,日晒雨淋,野菜充饥,篝火御寒,仍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新时代反腐败的“长征路”上,虽然没有了枪林弹雨、烽火连天,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充满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啃硬骨头”的精神永远不能丢。我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把长征精神践行于具体工作之中,坚定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万里长征,不只是艰辛的跋涉,更是无私无畏的勇气和责任担当。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新时代反腐败的“长征路”上,纪检监察干部要和红军战士一样,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站在党性立场上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要抹得开面子发挥好监督作用,强化日常监管,在“深实严”上下功夫,既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又要坚决同形形色色的违纪违法现象作斗争。

长征途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例如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宁可讨米讨饭、忍饥挨冻,始终坚持不动用党的经费一丝一毫,最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党组织继续干革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打铁必须自身硬”,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未有不能自治而治人者。”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纪律部队,是党和人民维护国家政权、捍卫民族复兴的利剑;纪检监察干部手握执纪执法权,更要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做到忠诚坚定、无私无畏,始终以党性立身,秉公执纪、谨慎用权,以“最讲认真”的工作态度,对标“严细高快”的工作标准,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反腐败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重大政治任务,将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全过程。当前,腐败问题和“四风”问题呈现新变化新特点,惩治腐败、纠治“四风”,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较量的是意志、勇气,考验的是智慧、本领,既要敢于斗争,坚守党性原则、坚持真理公理,又要善于斗争,讲究政策、策略、成效。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对本职工作的笃定坚持,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走好新时代反腐败的“长征路”。(张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