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廉政 > 清风文苑

母亲最牵挂的孩子

来源: 文山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 2020-05-21 17:07

“妈,天热不热?你现在在哪里?你什么时候回城里?”

“我刚去田里看秧苗回来,等栽秧完了再回城。”

提笔之前,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想着大热天的,75岁的母亲顶着烈日去看秧苗,我眼眶湿了。

母亲生育二儿四女,我最小,在我很小的时候,两个哥哥相继去世。父亲退休后就回家陪母亲帮大姐干农活,近几年大姐一家外出务工,我们三姐妹在城里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去看父母,前两年,在我的软磨硬泡、执着劝说之下,父母同意回城和我一起生活。

每逢农忙季节,母亲都会回老家种地、收摘。去年摘八角的时节,母亲一个人跑回老家去摘八角,一面跟我们保证不爬树,却又偷偷去爬树,从2米高的八角树上摔下来,然后居然还爬起来,背了几斤摘好的八角回到家中,发现腰动不了,打电话给我们回去接她去医院拍片,结果是腰部骨裂,躺了一个月。

现在,每当母亲一人回老家,我都会非常的焦虑。每天早上起床、吃饭、睡觉前都会给妈妈打个电话,有时妈妈忘记带电话,接连几个电话打不通,我总会一通又一通电话打遍村里妈妈的老姐妹找她行踪。或许,是我太过焦虑,太过牵挂,也或许,爱就是相互的,是自然传递的,小时候妈妈如此爱我,她老了,我依然离不开她。

以前,我觉得非常讨厌妈妈的这种焦虑。小时候,我们远在外面上学的时候,妈妈就会紧张得掉眼泪。带外孙的时候眼睛就不敢离开过孩子,两分钟不见孩子就紧张到处寻找。而今,孩子们都长大了,妈妈却始终离不开她的另一个孩子,老家的那片田地。

每次我叫她好好在城里养老,妈妈却老说,在家干农活少生病,在城里闲着身体感觉不舒服。所以,即使母亲已是七旬的老太太,我们几姐妹依然都能吃上妈妈自己种的大米、茶油。

之前挺不了解妈妈年纪大了,还这么要强,不能好好的待在我身边享享清福,后来,每次我打电话回家,妈妈要么在地里干活,要么跟她的老姐妹闲聊。慢慢的,我似乎明白了,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妈妈是离不开生她养她,而她也为之倾注了一生心血的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那里有她年轻时候的故事、梦想、回忆。

年轻时的母亲也是村里的“百灵鸟”,拥有令人羡慕清脆婉转的歌喉,哪家娶媳妇“斗歌”都是妈妈主唱几天几夜,直到把媳妇娶回家。妈妈也是个“巧手妈”,哪家要裁剪新衣总要找她帮忙,我们四个姐妹,每年过年都会有妈妈亲手缝制的新衣、新帽。妈妈没上过学却能熟背毛主席语录,除农活之外,喜欢做八角生意、银器生意,买卖全用心算。外公三个儿女,也只有妈妈跟外公习得中草药,治愈过很多骨拆患者。从小,爸爸在外教书,妈妈只字不识,一人在家搞生产,但在我心里,妈妈就是我心目中的“女强人”。

母亲姐弟三个,通过大伯安排,父亲读书毕业就和妈妈结婚,和大伯一家生活,后来因为舅舅生病,父母就返回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孝顺外公外婆直到他们安然离世。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村子里,父亲开明博爱,母亲坚强勤奋,我们姐妹四个从小就知道,只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也可以巾帼不让须眉。

如今,年老的母亲依然勤劳的护理家里的八角、油茶、杉树和每一寸土地。有些时候,母亲会在城里忽然找不到方向,但是老家的每一条乡间小路,每一片地栽了几棵树苗,母亲都会如数家珍一样,我明白,那是母亲一生的事业,也是母亲最牵挂的孩子。

“妈妈你少操点心,这样就会老得慢一点,然后等我也老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另一个世界。”写到这,我想起了前年6岁的女儿跟我说过的话,当时我感动的流泪了,母亲爱孩子,孩子会深深的爱妈妈,离不开妈妈。

现在,我更懂妈妈了。不再去强求妈妈留在我身边,让妈妈按她最喜欢的方式去安享晚年,希望我母亲老得慢一点,可以活到100多岁,然后等我老了,陪着我更老的妈妈一起到我们山清水秀的故乡安享晚年。(熊桂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