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基层动态

马关县纪委:扶贫廉政“两结合、双推进”效果好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16-11-25 05:20

马关县纪委书记到坡脚嘎迪村委会检查扶贫建设工作

马关县纪委书记到坡脚嘎迪村委会检查扶贫建设工作

到大栗树乡检查河边搬迁店建设情况

到大栗树乡检查河边搬迁店建设情况

 

为促进扶贫开发工作上水平、出实效,马关县以廉洁扶贫行动为抓手,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扶贫各项工作,坚持扶贫带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促扶贫,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全县扶贫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两结合、双推进”。

以廉政文化为依托,营造廉洁扶贫氛围。马关县以基层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为载体。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充分发挥县、乡、村文艺队作用,将廉洁从政、案例教育等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廉洁扶贫。今年来,共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艺表演100余场次;以“双语”宣传为抓手。发挥“国门宣讲团”宣讲作用,组织苗族、壮族、彝族等民族宣讲成员在民族村寨以“双语”宣传方式,开展《准则》、《条例》、扶贫政策、惠农政策、民生监督等政策宣传,让政策、条规走进千家万户,人人皆知,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监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今年来,共组建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活动20余场(次),印发《党章及党内规定选编》1.4万余份;以新闻宣传为阵地。在县政务网、县新闻网、县电视台、马关潮、马关手机快讯等宣传阵地开设廉政专栏、扶贫专栏,让党风廉政与精准扶贫气息遍布全县,积极营造廉洁扶贫氛围。今年来,共刊出和发布廉政和扶贫信息200余条。

以村务监督为重点,扶贫工作晒于阳光下。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积极开展村务监督促使村委会严格执行集中讨论、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对象确定的7个步骤,对村、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进行公开评选,并把评选结果搬上“阳光村务”公示栏,进行公开晾晒,做到了民主决策、阳光操作,有力的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实现了精准扶贫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开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县纪检监察局、乡(镇、场)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从上到下层层织密监督网,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承接群众反映扶贫领域诉求,把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督办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实行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优先受理,优先回复。联合相关部门采取走访党员、村民小组长和支部书记,入户了解、明查暗访、查阅资料等多形式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等各阶段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扶贫攻坚工作高质量推进。今年1至10月,马关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信访举报48件,其中,反映乡科级14件,占29%;反映农村干部的25件,占52%,立案18件。

以严明纪律为准绳,展现扶贫工作新形象。县纪委出台办法重申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精神,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在“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坚持轻车从简,不准层层陪同迎送,不给基层增加负担,自觉维护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形象。县纪委监察局充分发挥执纪监督职能,深入到全县14个乡(镇、场)逐一排查、逐一甄别,深入到田间地头,广泛听取广大干部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严禁乡村干部违规操作、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确保扶贫对象精准。组织乡、村党员干部集中开展培训,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并结合近年发生在党员干部身边的违纪案例,让党员干部在触及思想、涤荡心灵中坚守道德标准,不逾纪律底线。同时,县纪委与14个乡(镇、场)纪委开展联合监督检查,针对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和随机走访抽查,对普遍性问题开展专项抽查,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及时提醒乡镇、村干部,全面加强整改完善。针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不落实的、搞形式、走过场的,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严肃执纪问责,综合运用约谈诫勉、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监督责。截至目前,马关县纪委开展专项督查3次,走访群众300余人次,通报批评3人,提醒约谈村干部3人,有力促进了乡、村、组干部齐心协力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章 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