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他站在被告席上我深感震撼,他的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纪法的底线千万不能触碰……”日前,文山市纪委监委组织60余名村(社区)干部在文山市人民法院旁听喜古乡古那冲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某某贪污罪、职务侵占罪案件庭审,让村(社区)干部接受了一场“零距离”的警示教育和纪法教育洗礼。
“相较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文山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文山市纪委监委着力构建监督、教育、管理全链条机制,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规范用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据悉,该市纪委监委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契机,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惠民资金发放、工程项目建设等,紧盯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行使权力情况,将监督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依托片区协作联动机制,做实日常监督、线索办理,重点围绕农村集体“三资”合同管理、债权债务管控、财务会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问题排查,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深挖其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
“村干部处于群众工作一线,村级小微权力出现问题,直接侵害村民切身利益。”文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介绍,通过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明确重大决策、组织人事、“三资”管理、工程采购、阳光村务等具体事项,让村(社区)干部照单规范办事,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
此外,规范财务管理。在全市推行“三资”监督制度,在坚持村(社)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村(社)委的资金、资产、资源统一委托各乡镇(街道)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理,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审批、运行、处置和责任追究工作机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科学、民主理财打造了阳光通道。
业务培训与廉政教育双管齐下,采取远程教育、网上培训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强化村(社区)干部的系统化培训,充分利用党校集中办班进行岗位培训,为村(社区)干部“充电蓄能”。根据近年查办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以“典型案例”+“警示评析”的方式,编印《警示录》。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党纪法规学习,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讲廉政党课、旁听庭审、参观廉洁文化馆等形式,强化村级干部遵纪守法、崇尚清廉的思想自觉。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监督新方法,通过精准有力的监督让村干部时刻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文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吕玉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