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聚焦人民调解领域这个关键环节,以专项监督为抓手,通过问题排查、整改提升、建章立制“三步走”,推动人民调解服务规范化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监督动能”。
“你们‘以案定补’存在重复申领补贴的情况”。市纪委监委驻检察院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人民调解补贴兑现环节存在执行不规范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司法局启动“局组联动”机制,深挖问题根源,直击“病灶”。通过开展拉网式的深度排查,对近4年的人民调解案件开展全覆盖排查,在排查中发现,部分调解组织存在案件重复录入、重复申领补贴等突出问题。
随即,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迅速行动,督促市司法局局党组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提醒谈话,并要求及时推动涉及资金按原渠道全额退还,让监督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真正实现监督“带电长牙”。
为确保人民调解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切实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还督促市司法局对近3年人民调解案件展开回访工作,不仅促使纠纷当事人协议履行率显著提升,也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矛盾纠纷升级恶化风险,真正发挥出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作用,纪检监察监督的“压舱石”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数据显示,近两年案件核查率实现100%全覆盖。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监督推动下,调解工作从‘案结事了’向‘事心双解’深化,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
针对监督暴露的制度漏洞,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推动市司法局修订《文山市人民调解组织补助及调解员补贴办法(试行)》,明确案件真实性审核、资金动态监管等12项硬措施,从制度层面确保录入案件真实可靠,补贴兑现精准无误,把以案促改作为重要抓手,将问题整改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监督的预防功能,扎紧监管的“铁篱笆”。
此外,还同步开展调解员队伍“强基工程”,组织开展纪法教育、业务培训,覆盖基层调解员700余人次。通过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调解工作本领,织密织牢监督“防护网”,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基层调解队伍专业素养和纪律意识明显增强。
“人民调解是基层治理的‘稳压器’,监督必须挺在前面。”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专项监督+行业治理”模式,以制度刚性保障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纪律保障。(周鸿飞、周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