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时评:力破“三局”谱写乡村振兴斑斓篇章

来源: 西畴县纪委县监委 发布时间: 2023-03-20 00:00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对监督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提高监督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紧紧围绕人民根本利益,忠诚履职尽责,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力破“三局”,谱写乡村振兴斑斓篇章,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支持和信赖。

力破“不正之风”之局,勾勒乡村振兴之“轮廓”。群众利益无小事,相比远在天边的“老虎”,人民群众对身边的“苍蝇”感受更加深切。乡村振兴领域作风问题,看似“小事”,对群众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守人民情怀,增强群众观点,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融入执纪执法全过程,监督保障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见效,从具体人、具体事着手,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保障群众权益。既要整治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又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厕所革命、绿美乡村、农民增收等乡村振兴领域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正风肃纪反腐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力破“纸上谈兵”之局,涂抹乡村振兴之“底色”。乡村振兴千头万绪的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而在基层,有的干部落实工作靠文件,总结成绩靠材料,长期坐办公室,不下沉一线,作风漂浮;有的地方,明明是同一件事,却有多个上级部门要求报送不同形式的材料,使得基层干部不得不成日耗在电脑前、微信群里……这些问题,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乡村振兴,关键在求真务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相关要求,围绕产业兴旺、基层治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对搞“包装式”落实、“洒水式”落实、“一刀切式”落实等问题全面检视、靶向纠治,集中整治作风不实、政绩观偏差、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突出问题,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树立正确政绩观。要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严肃惩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以好作风凝聚党心民心。

力破“腐败问题”之局,绘就乡村振兴之“画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越是任务艰巨越是需要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斗、真抓实干,越是容不下半点腐败的“老鼠屎”,越是需要严明的纪律作保障。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任其滋生蔓延,最终将严重脱离群众,从而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损害人民利益福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从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严的基调,采取“带电”“长牙”的硬措施,坚决纠治一切影响中央政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以正风肃纪新成效赢得广大群众信赖和支持。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积弊甚久,问题产生不是一朝一夕,解决起来也不会一蹴而就。纪检监察机关要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以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要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通过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的形式,放大震慑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强化“不敢”和“知止”的氛围,让党员干部切实感受到纪法约束的具体、实在与威严,为不能腐、不想腐创造条件。(夏石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