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蚌乡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各种惠民资金比较多,为了更好的用好这些惠农资金,我们板蚌乡结合乡情,采取三级监督,确保资金安全。一级由乡纪委、挂村领导组成乡级监督,二级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组成村级监督,三级由村民小组推选村民代表组成群众监督,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格局。同时,将各项民生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在乡、村、组同时公开,确保每分钱都用到实处,群众得到最大实惠。”广南县板蚌乡纪委书记蒙远亮对记者说道。
广南县板蚌乡是该县确定为2016年首批脱贫乡(镇)之一,从2015年至今,全乡在5个村委会共投入扶贫项目资金3500多万元,项目涉及住房、交通、水利等,范围广、项目多。如何管好资金,建好项目成为该乡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全乡脱贫摘帽任务,该乡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三级公开和三级监督机制,紧紧围绕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落实、扶贫人员管理等重要环节,严格执行扶贫程序,全面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扶贫资金及时足额、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2015年以来,随着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广南县坚持抓早抓小、充分发挥“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采取约谈、通报、反馈、协调等措施,把监督执纪挺在前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层层监督,分级服务,从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等方面入手,严把扶贫资金安全关口,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当时我心里面相当难过,但是经过纪委多次介入,终于还我清白,从现在起,我心理也踏实了,也决心好好做事,好好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广南县八宝镇河野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韦丁宽说道。
广南县八宝镇河野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壮族村寨,2016年初,八宝镇投入扶贫建设资金25万元用于改善村内道路。在道路修建初期,该村党总支书记被群众举报有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现象。群众对村干部不信任,导致项目建设难以推进。接到举报后,广南县纪委及时派出工作人员介入调查,查明举报内容不实,最终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给老百姓一个明白。有效的廉政监督,既打消了群众心中的疑虑,又坚定了村干部的干事决心,最终河野村内500米长,2778平方米的道路顺利实现硬化。
除了着眼资金管理,广南县坚持把廉政监督与服务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以完善村务公开审查备案台账、项目建设监督台账、民生资金监管台账为抓手,认真践行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严惩违纪违法人员的同时,也为举报失实的干部澄清事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据了解,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目标,广南县7个贫困乡(镇)、69个贫困村需投入扶贫资金50亿元,涉及公共设施、医疗保障、稳固住房建设等项目。为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广南县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利用纪律管人、管事、管资金,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