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慢拖”等顽瘴痼疾,文山市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畅通反映渠道、坚持问题导向,对标整治情形“负面清单”,全面识别一批作风问题干部。截至目前,初步识别作风问题干部192名。
强化组织领导,高位全力推动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为成员的作风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纪委监委,抽调6名同志组建作风整治工作专班,负责作风整治日常工作,为作风大整治行动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细化工作举措,实施挂图作战
根据《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完善优化了整治情形“负面清单”,制定作风大整治行动计划任务,细化整治步骤及要求,明确时间安排、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倒排作风大整治行动“时间表”“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实现整治工作清单化,确保规定动作一项不漏、环环相扣、步步到位。截至目前,全市78家责任单位已完成动员部署和组织识别相关工作。
畅通反映渠道,广泛接受监督
为畅通干部群众反映渠道,采取“一箱一线”方式,线上线下收集涉及作风大整治意见建议。全市共设置了45个作风大整治意见箱,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征求作风大整治行动意见建议,并公布市作风整治办电话作为反映作风问题热线电话,接受广大干部作风整治咨询和信访举报。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识别对象
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单位内部识别、服务对象识别、群众识别、社会识别“四种识别”方式,全面识别、甄别干部职工存在的“庸懒散慢拖”作风问题表现。截至目前,识别报送第一批作风问题干部192人,其中乡科级领导干部31人,给予提醒谈话85人、集中教育培训107人。(市作风整治领导小组)